圖/台視新聞警方後續也開車載男子到火車站,好讓他重啟這趟旅程,對於員警的暖心協助,他表示感謝,結束這場有驚無險的意外
不過烏東地區相當不平靜,俄軍聲稱已經突破烏軍防線,拿下一座重要的城鎮。烏克蘭今年脫離俄羅斯東正教的傳統,首度在12月25日慶祝耶誕節,在耶誕節這天有牧師親赴前線,替不能回家過節的士兵祈福。
俄羅斯防長蕭依古表示,「這次攻擊行動中,部隊解放了在頓內茨克,西南方五公里的馬林卡鎮。烏首慶西方耶誕節 牧師替前線士兵祈福教徒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教堂齊唱聖歌,點亮蠟燭祈福,首次跟全球多數基督徒一樣,在12月25日慶祝耶誕節。國際中心/張永騰 編撰責任編輯/曾以馨。前烏克蘭文化部長尼什丘克表示,「這是回歸真實歷史的重要時刻,跟歐洲以及世界統一,因為他們幾乎都在12月25日慶祝耶誕節。烏軍也表示,俄羅斯至少發射31架無人機,不過至少有28架遭擊落。
烏克蘭首次在12月25日慶祝耶誕節。」烏俄開戰至今滿22個月,許多烏克蘭士兵仍在前線奮戰,無法回家跟家人團聚過節,軍事牧師也親上前線,到烏東頓內茨克為士兵祈福。國外研究顯示,當患者感染抗藥性KP菌,其死亡率50%幾乎是非抗藥性感染的2倍。
據統計,2019年全球共有127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,研究顯示,若現狀持續未有改善,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有多達1千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,相當於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數。綠膿桿菌抗藥性感染台灣西半部已淪陷2014年綠膿桿菌抗藥性問題在北台灣相對嚴峻,但最新資料顯示,這波抗藥性危機已經讓台灣西半部都淪陷。」兩大醫學會呼籲:儲備抗生素新藥+感染管控「在高抗藥性的年代,過去常用、使用成效很好的抗生素,現在已經不一定有效了。許超群形容:「在過去抗藥性不是很嚴重的時代,經驗性抗生素使用多能奏效。
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表示,許多肺癌病人並非死於癌症,而是命喪肺炎感染,呼籲政府與醫院備齊抗生素新藥,改善抗藥性感染問題。醫師需要依據醫院過往流行病學資料、病友是否可能是抗藥性高風險族群,綜合評估後決定用藥策略。
」李禎祥進一步說明,研究已知「越晚給予有效抗生素,感染死亡率越高」,問題是臨床治療病友時,微生物培養未必已經有結果。黴漿菌肺炎造成人心惶惶,還有鮑氏不動桿菌、綠膿桿菌、克雷伯氏肺炎桿菌(KP菌)等抗藥性感染也虎視眈眈,若未妥善因應,預計2050年台灣每年有3.3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,死亡人數相當於2022年前6大癌症的總和,甚至超過「癌王」肺癌死亡人數3倍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重症加護醫學中心主任許超群指出,加護病房病友病情原就相對危急,常伴隨多重器官功能障礙及嚴重的免疫功能障礙等。一位56歲男子因感染COVID-19,引發病毒性心肌炎、雙心室心臟衰竭、心因性休克,被收治於加護病房,後因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治療。
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指出,近年癌症新藥接續問世,包括肺癌在內的多種癌症存活明顯提升,但抗生素除了新藥少之外,如果沒有良好的管控與使用機制,未來可用藥物選擇將更加有限,因此決戰高抗藥菌時代,需要民眾與醫事人員共同把關。高雄/嘉義長庚醫院感染醫學科教授李禎祥強調:「綠膿桿菌天生就對很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,本來在選用藥物時就會特別注意,現在抗藥性問題惡化,選用時就得更加小心。另外,呼吸器相關性肺炎也是造成重症患者死亡的主因之一,隨著呼吸器的使用時間延長、加護病房使用天數增加,研究發現其死亡率高達3-5成」李禎祥進一步說明,研究已知「越晚給予有效抗生素,感染死亡率越高」,問題是臨床治療病友時,微生物培養未必已經有結果。
美肺臟協會警告:這4種咳要小心。當加護病房患者感染綠膿桿菌性肺炎,死亡率高達3成以上。
住院期間,因出現呼吸器相關肺炎,經使用第四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療,血液培養結果顯示有綠膿桿菌抗藥性感染,改用新型抗生素組合,才終於痊癒出院。另外,呼吸器相關性肺炎也是造成重症患者死亡的主因之一,隨著呼吸器的使用時間延長、加護病房使用天數增加,研究發現其死亡率高達3-5成。
以台灣醫院內肺炎最常見的KP菌與綠膿桿菌為例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重症加護醫學中心主任許超群指出,加護病房病友病情原就相對危急,常伴隨多重器官功能障礙及嚴重的免疫功能障礙等。決戰抗藥性菌如棒球強投更新換代才能取勝對於重症加護病房來說,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更加地嚴峻且致命。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理事長高國晉指出,近年癌症新藥接續問世,包括肺癌在內的多種癌症存活明顯提升,但抗生素除了新藥少之外,如果沒有良好的管控與使用機制,未來可用藥物選擇將更加有限,因此決戰高抗藥菌時代,需要民眾與醫事人員共同把關。國內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資料顯示,KP菌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具抗藥性的比率接近5成。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表示,許多肺癌病人並非死於癌症,而是命喪肺炎感染,呼籲政府與醫院備齊抗生素新藥,改善抗藥性感染問題。
就像是早年派出王建民,勝投率就夠高,但現在抗藥菌問題升溫,可能需換上新一代投手,例如大谷翔平,才有勝算。根據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的資料(2023第二季),COVID-19疫情3年期間,我國多種病原菌抗藥占比持續攀升,部分菌種抗藥性占比超過8成(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,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合計83.5%),腸道菌(CRE)抗藥性占比更幾乎是9年前的3倍,臨床醫師需更頻繁投入治療,病友安全也恐降低。
」對於臨床醫師來說,有效的藥物如同強大的武器,當面對敵人,有越多武器可以使用,勝算自然越大。據統計,2019年全球共有127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,研究顯示,若現狀持續未有改善,到2050年全球每年可能有多達1千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,相當於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數。
(常春月刊/編輯部整理、文章授權提供/健康醫療網、圖片來源:Dreamstime/典匠影像)延伸閱讀:感染黴漿菌咳不停。黴漿菌肺炎造成人心惶惶,還有鮑氏不動桿菌、綠膿桿菌、克雷伯氏肺炎桿菌(KP菌)等抗藥性感染也虎視眈眈,若未妥善因應,預計2050年台灣每年有3.3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,死亡人數相當於2022年前6大癌症的總和,甚至超過「癌王」肺癌死亡人數3倍。
一位56歲男子因感染COVID-19,引發病毒性心肌炎、雙心室心臟衰竭、心因性休克,被收治於加護病房,後因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治療。」兩大醫學會呼籲:儲備抗生素新藥+感染管控「在高抗藥性的年代,過去常用、使用成效很好的抗生素,現在已經不一定有效了。否則,病友可能因為多次嘗試藥物、延長治療期間,連帶影響治療成效。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指出,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將抗藥性感染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。
國外研究顯示,當患者感染抗藥性KP菌,其死亡率50%幾乎是非抗藥性感染的2倍。醫師需要依據醫院過往流行病學資料、病友是否可能是抗藥性高風險族群,綜合評估後決定用藥策略。
高雄/嘉義長庚醫院感染醫學科教授李禎祥強調:「綠膿桿菌天生就對很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,本來在選用藥物時就會特別注意,現在抗藥性問題惡化,選用時就得更加小心。營養師大推「5類食物」加速痊癒,還能防二次中鏢 海鮮入列「咳嗽常見9大原因」曝。
綠膿桿菌抗藥性感染台灣西半部已淪陷2014年綠膿桿菌抗藥性問題在北台灣相對嚴峻,但最新資料顯示,這波抗藥性危機已經讓台灣西半部都淪陷。許超群形容:「在過去抗藥性不是很嚴重的時代,經驗性抗生素使用多能奏效。
使得病友不僅感染風險較一般住院者高,抗藥性感染感染的占比也更高也別忘了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:選擇光線充足的場所,搭配正確的姿勢,平時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A,做好視力保健,避免眼睛過度疲勞,才能減少眼部病變的機會,守護眼球健康。有上班族表示「平常上班一整天盯著螢幕,下班又忍不住要滑手機,用眼時間超級長」、「最近覺得眼睛好容易不舒服,應該是太常滑手機的關係」、「平常手機都不離身,加上工作是社群行銷,除了睡覺時間都在看3C」,指出現代人使用3C產品的時間過長,容易讓眼球出現不適症狀,建議民眾在工作之餘,也要記得定時讓眼睛休息、放鬆眼球。此外,若手機不慎掉落砸中眼睛,輕則會出現眼部瘀青,嚴重時還可能會因虹膜出血遮蔽視力,並增加「白內障」提早形成的風險。
若不幸造成感染,更可能釀成「角膜潰瘍、穿孔」這類嚴重問題。即有醫師表示「眼睛受到撞擊的傷害影響未必會在當下就出現,也有可能緩慢形成」,說明即使受傷當下視力無異,至少半年內都需留意眼部狀況,同時也補充「若出現視力模糊、飛蚊症加劇、視野像是看到閃光般的『光視症』等異常症狀,都應盡快就醫」,提醒民眾應該避免躺著用眼的習慣,若是眼睛不慎遭到撞擊,也要持續留意眼部是否出現異狀。
許多人喜歡躺在床上滑手機,作為睡前放鬆的休閒活動,然而躺著用眼其實會讓眼壓升高,提高罹患「青光眼」的機率。現代生活處處離不開3C產品,上班族要整天盯著電腦螢幕,回到家又想滑手機放鬆休息,用眼過度的結果,就是讓眼睛開始乾澀、不適,甚至出現病變症狀。
(圖/《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》提供)「躺著用眼」同樣對眼睛有著不小的傷害。▲網友熱議5大傷眼行為,提醒民眾日常注意護眼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